理论微宣讲第三讲:防患于未“燃”

开篇语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走深走实,打通党员群众理论宣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福园集团纪念林公司党支部开展线上理论宣讲微课堂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,发挥网络传播的内容创新和语态创新优势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

 

纪念林公司“理论微宣讲”系列课堂

 

第三讲

防患于未“燃”

↓↓

 

 

 

 
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“十年来,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,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、转折性、全局性变化,我们的祖国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,新征程上,我们必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,坚持精准治污,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今天我们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,讲一讲为什么要禁止焚烧秸秆。

 

 

 

 

沈阳市纪念林地处棋盘山主峰辉山南麓,林区覆盖面积广,防火灭火责任区域覆盖面积超过1500余亩。然而,近年来,焚烧秸秆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,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,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。过去秸秆的用途很多,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,秸秆的处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。国家先后出台有关政策法规,明令禁止焚烧秸秆,禁令施行以来,基本达到了不烧一把火,不冒一处烟的效果。

 

 

 

首先焚烧秸秆时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、二氧化硫、碳氢化合物以及烟尘等有害物质,不仅产生了二次污染物,臭氧还染灰了清亮的天空,而焚烧秸秆时除了有害气体外,还伴随着大量可吸入颗粒物,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,对人的眼睛、鼻子、咽喉都有可能造成影响。其次焚烧秸秆必定产生一定的火势,特别是在野外焚烧更加危险,一旦火势顺风蔓延,将会导致山火引发灾难,并且焚烧时所带来大量的烟尘遮挡视线,会对行驶车辆、飞机等交通设施的出行造成不便。尤其是在道路旁焚烧秸秆,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。最后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,可以用于生产饲料、肥料等,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。焚烧秸秆不仅浪费了这些资源,还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。

 

 

 

刚才给大家讲了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弊端有很多,所以必须下大力整治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》第一百一十九条指出,露天焚烧秸秆、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,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,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。严禁焚烧秸秆是减轻大气污染,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,希望大家多一份理解和包容,积极响应号召,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贡献。